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快报 >

桂花网:职业健康监测物联网如何选择蓝牙网关?

提要:在选择职业健康监测物联网蓝牙网关时,重点需要考虑其传输性能、兼容性、管理能力等因素,也需要考虑成本、易安装、扩展性等长期使用体验。当然,这仍只是一个基本的指南,具体选择还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既保障监测对象的身体健康,也能辅助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职业健康监测物联网的智能优势!

为了满足稳定可持续的职业健康监测需求,桂花网为铁路司机公寓及火车驾驶室提供了一套物联网监测方案。这种利用智能手环和蓝牙网关的司乘人员健康监测解决方案可以有效监测司机是否疲劳驾驶、情绪驾驶,以及身体急症等风险事件,降低交通事故率和医疗费用。在健康管理方面,结合员工个人血压趋势、慢性病风险、健康风险等监测数据,实现对异常指标的自动提示,并向公司提供数据报表、统计图表等,提高司乘人员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在许多实践案例中,铁路系统职员的平均心率下降了5%,平均睡眠质量提高了10%,平均运动量增加了15%,增强了司乘人员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了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司乘人员的离职率下降了20%。

总的来说,桂花网基于智能手环的职业健康监测可以实时记录职工的身体情况、生理参数等信息,全天候、准确、客观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职工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职业健康评估。

职业健康监测这样的应用场景该如何选择蓝牙网关呢?我们以上文提到的铁路员工职业健康监测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该系统采用了桂花网S2000/M1000蓝牙网关。

(一)稳定的数据传输和双向通信

蓝牙网关的主要作用是采集智能手环的体征数据,并自动上传这些数据至管理平台。蓝牙网关的能力体现在传输距离、手环连接数量以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桂花网蓝牙网关内置专有智能天线组,水平覆盖性能更优。可以将蓝牙手环可传输的距离扩展到几百米,而且能够穿透承重墙。同时它支持以太网、WiFi、4G网卡接入,实现在不改变任何蓝牙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同时长距离连接和远程控制 10-20 个蓝牙手环。手环自动采集体征数据,网关自动上传数据,毋须任何手动操作。

从铁路系统职业健康监测的案例中,可以发现:既要“上行”体征信息,也要“下达”管理人员的指令,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健康监测和作业提醒的作用。

职业健康监测记录的是职工的身体情况、生理参数等信息,数据量并不大,最理想的选择自然是这种低功耗蓝牙手环和更易部署的蓝牙网关。采用低功耗蓝牙的智能手环体积小功能全,适合职工佩戴,同时它的辐射也极低,对人体更安全。

与此同时,需要蓝牙网关具备稳定的双向通信能力。桂花网蓝牙网关在不改变蓝牙协议和终端的前提下,把蓝牙的通讯距离从二三十米延展到几百米。并采用双向通信,支持以太网,2.4Ghz 和 5Ghz Wi-Fi, 或 4G 上网卡接入,可实现蓝牙低功耗协议和 IP 协议的相互转换。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应用程序远程访问和控制蓝牙终端设备。

(二)兼容性和管理功能

市场上智能手环厂商众多,手环型号也不胜枚举,因此更要选择兼容性更强的蓝牙网关。桂花网蓝网关牙提供 Restful 形式的 API 接口,合作伙伴只需将其蓝牙手环连接到蓝牙网关,而无需对手环做任何更改。

此外,桂花网还提供物联网接入控制器的管理解决方案(AC)。用户可以通过 AC 友好的用户界面来部署和管理数百台蓝牙网关和数千只与其连接的手环。

(三)多场景部署

职业健康监测在火车驾驶室、车站站台、职工宿舍等场所的功能是一致的,但是对于网关的需求却不尽相同。火车驾驶室由于部署环境受限,更适合灵活小巧、即插即用的M1000蓝牙4G小网关,在Wi-Fi网络不便时可用4G进行数据传输,当司机工作场景变化时,M1000小网关还可以便携带走随身使用;车站站台受户外季节变换、气象条件变化影响,需要防风防雨防雷的室外版蓝牙网关X1000;而宿舍环境更适合室内固定安装的S2000蓝牙网关。

当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环+蓝牙网关“的职业健康监测方案在国内已经开始应用并逐渐流行。除了铁路交通外,还包括工厂作业到矿山矿井、石油化工、建筑工地等,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受到了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一致欢迎。

大量的应用实践结果也表明,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监测,这种“智能手环+蓝牙网关”的自动连续监测方式拥有三大优势:

1. 精准定位:有些手环会配备GPS芯片,可以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并提供准确的定位功能,能够及时反映用户的位置变化。

2. 数据分析:网关可以将所收集的手环数据上传至管理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专业的健康报告,为职工提供更加详细、全面的健康评估。

3. 远程干预:当遇监测数据异常时,手环可出现警示指令,以手环振动的方式或消息的形式通知作业及管理人员,进行健康预警。

综上所述,在选择职业健康监测物联网蓝牙网关时,重点需要考虑其传输性能、兼容性、管理能力等因素,也需要考虑成本、易安装、扩展性等长期使用体验。当然,这仍只是一个基本的指南,具体选择还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既保障监测对象的身体健康,也能辅助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职业健康监测物联网的智能优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